本期周刊,安盟六大合伙人分別回顧了2020年中國、中東、東南亞、歐洲和北美五大地域水務行業的市場動態,并展望2021年的新趨勢和新氣象。
本期周刊將分為上、下部分。上篇重點關注中國市場,全球其他地區的動態與趨勢將在下篇具體介紹,敬請關注。
中國市場
回顧2020年,安盟發現:
新冠疫情對于中國水務產業的影響集中在上半年,主要是新項目由于疫情原因拖延工期/上線時間。后半年,國內疫情控制的好,并且政府也鼓勵生產活動,水行業也隨之逐漸恢復。
1. 諸多新上市的水務公司
2020年,很多國內的水務企業將重心放在科技板和創新板上市之路上。據統計,超過10家水務公司已經成功在這兩個板塊上市,還有更多的水務企業正在上市申請中。
2. 嚴格的工業排水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了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例如嚴格的工業排水政策推動了市場對高難度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和零排放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政府對地表水體的整治和投資也推動了中國水處理膜技術在供水和回用水市場的發展。
3. 國外資本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的地位
中國是全球走出新冠疫情的國家,經濟和生產活動恢復迅速,國外資本看中了這一點,將投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安盟今年的諸多咨詢業務(包括市場報告、收并購、戰略咨詢等等)都著重關注了中國市場。
4. 國內的水務企業也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國內市場
國內的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國外仍是一片狼藉,雖然很多國內的水務集團在考慮或者已經在國際市場拓展,但疫情限制了跨境人員的流動,因此2020年國內水務市場是這些大型水務集團的主要重心,并同時潛心為疫情過后的海外拓展時機做準備。
5. 除了水務市場,環保市場的其他領域例如固廢和危廢也展現出了別樣的生機
我們發現2020年固廢市場相比于水務市場展現出了更多的收并購欲望和需求,安盟中國在幫助客戶出售多個固廢和危廢的資產。
6. 更多的水務收并購機遇
2020年國內的水務行業見證了國企水務集團的進場、戰略調整,以及大量的收并購交易。安盟中國正在幫助多家公司出售優質水務資產。
展望2021年,安盟預計:
1. 更多的環保行業收并購交易
收并購機遇來源于:
1)諸多國企水務集團進軍環保領域,通過收并購在環保領域攻城略地;
2)國際投資集團和水務公司對中國水務市場的青睞和重視;
3)國內水務集團開拓海外業務,通過海外收購進入當地市場
2. 國企和非國營水務企業分別有了更明確的市場定位
大型水務集團的戰略重心在大型水務項目和資產運營服務上,例如PPP項目、城市環境治理等;而私營和外資企業定位則大多是設備銷售和專業技術服務商。
3. 工業水處理和第三方運營市場持續擴張
如果說中國水務行業的前半場在市政水務領域,那下半場則在工業水處理。目前,市政水務已經逐漸飽和,大型水務集團手握大型、優質的市政水務資產和運營合同。水務行業的下半場則在工業水處理,尤其是工業園區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大型工業集團用戶的污水處理廠。另外,第三方運營也是一個新的趨勢。
4. 上市水務公司的市值評估有望從2020的谷底提升
2020年環保企業的估值較為保守,處于低位。經過了2020年多樣上市渠道的放開和國企的進場,業界對環保行業重拾信心,上市環保公司的估值也會相應提高。
5. 更加穩定的投資環境
對于投資者而言,環保行業,不同于IT、醫療、醫藥等行業,以高回報率獲得青睞,但水務資產也有它本身的優勢,即長期、穩定的營收(尤其是有政府保底的水務資產)。中國政府也出臺了吸引境外投資者的政策,為其提供了友好、有序的投資環境。我們預計2021年,可以看到更多國外投資者為中國的環保產業注入新的資本和活力。
6. 國內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新機遇
2021年疫苗出現,境外出行的限制預計會慢慢放松,也為水務企業在境外的合作和發展提供了基礎。一些國內的水務公司希望通過收并購海外的資產為其全球商業化和市場化鋪平道路。
7. 國際水務公司在中國水務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大型國企背景水務集團的進場以及近幾年國內水處理設備技術供應商技術的進步,讓國際水務公司感受到了愈來愈強的競爭壓力。我們預計國際水務公司將會逐步調整其在中國水務市場的戰略,采取多元化的銷售模式和融資渠道,與國內公司展開更深度的合作,以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水務市場的競爭力。